|
|||||||
第十二屆太平洋鋼結構會議(PSSC2019)于2019年11月9日-11日在日本東京工業大學召開。會議由日本鋼結構協會主辦。太平洋鋼結構會議是鋼結構領域全球性盛會,為不同語言的鋼結構同仁提供了交流新技術成果,共享行業熱點的平臺。出席會議的有來自全球超過14個國家和地區的鋼結構行業科研、設計、建造等領域300余名專家、學者、技術人員。本屆太平洋鋼結構會議共收錄論文230余篇。
11月8日,太平洋鋼結構會議理事會會議在東京工業大學召開。 美國鋼結構協會(AISC)研究部主任Devin Huber,PE;中國鋼結構協會(CSCS)常務副會長劉毅、副會長郁銀泉、專家委員會常務副主任賀明玄、副秘書長戴長河;日本鋼結構協會(JSSC)會長藤野陽三、國際委員會主席勝地弘,東京工業大學教授竹內徹;韓國鋼結構協會(KSSC)會長Kyung Jae Shin,副會長Sanghoon Oh;馬來西亞鋼結構協會(MSSA)理事會成員Desmond Woon;以及新入會的印度尼西亞鋼結構協會(ISSC)會長Ken Pangetsu, 設計委員會副主任Muslinang Moestopo, 材料委員會主任Bimakarsa Wijaya;和泰國鋼結構協會(TSSS)會長Taweep Chaisomphob, 副會長Narunart Attasamphan等出席了本次理事會。理事會向各成員國介紹了第十二屆太平洋鋼結構會議的議程和財務狀況;批準了印度尼西亞鋼結構協會(ISSC)和泰國鋼結構協會(TSSS)的新成員國資格,以及新西蘭鋼結構協會(SCNZ)的退會申請。理事會議決定中國鋼結構協會(CSCS)主辦第十三屆太平洋鋼結構會議,韓國鋼結構協會(KSSC)將主辦第十四屆太平洋鋼結構會議
11月9日上午9時,第十二屆太平洋鋼結構會議舉行了開幕儀式。日本鋼結構協會會長藤野陽三在開幕致辭中對來自全球的鋼結構專家、學者、工程技術人員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太平洋鋼結構會議已經成功舉辦了11屆。日本鋼結構協會于1992年在東京成功舉辦了第三屆會議,今天是太平洋鋼結構會議第二次落戶日本。33年來,太平洋地區的專家、學者和工程技術人員共同努力,在鋼結構的研究、開發和應用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本次會議也將在鋼結構研究、設計、教育、制造、安裝等諸多方面推進深入的國際合作和共同發展。
(日本鋼結構協會會長藤野陽三)
大會還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國鋼結構協會名譽會長周緒紅為會議致辭。他表示,太平洋鋼結構會議是全球鋼結構行業最大規模、最具權威的國際會議之一,是全球鋼結構同仁思想碰撞、交流經驗、拓展視野、分享成功、加深合作的重要平臺,是引領鋼結構發展的重要風向標,對促進全球鋼結構行業向更健康、更綠色和更高效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相信本次會議將為我們搭建世界友誼橋梁,讓各國專家學者共享全球學術盛宴。隨后,由周緒紅院士代表中國鋼結構協會向日本鋼結構協會贈送會議紀念品。
(中國工程院院士、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國鋼結構協會名譽會長周緒紅)
會議期間,美國東北大學Jerome F Jajjar教授、同濟大學葛耀君教授、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Chia-Ming Uang教授、日本國家研發建筑研究院Mitsumasa Midorikawa主席分別向大會作了《可持續彈性結構體系的新策略》、《大跨度鋼橋的動力和氣動問題》、《美國深寬翼緣鋼柱抗震設計研究》、《循環荷載作用下鋼梁端部連接及三層鋼框架的非彈性變形能力》的主題報告。11月9日-10日,第十二屆太平洋鋼結構會議設立7個分會場,230余個技術報告涵蓋了新型鋼結構、組合結構體系、高層、大跨、空間結構、焊接、連接、抗震、防風、防火防腐工程等領域。
9日晚,第十二屆太平洋鋼結構會議舉行了歡迎晚宴。晚宴上,大會進行了會旗交接儀式。中國工程院院士、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國鋼結構協會名譽會長周緒紅,從日本鋼結構協會會長藤野陽三手中接過了太平洋鋼結構會議會旗。
11日上午,PSSC2019組委會組織參會人員參觀了2022東京奧運會場館以及城市高速公路結構現場。2020年7月,東京將再次主辦奧運會和殘奧會,這是自1964年半個多世紀以來,東京第二次舉辦奧運會。
自從東京首次舉辦太平洋鋼結構會議以來,日本的鋼結構不斷發展,而選擇在東京舉行奧運會,尤其引發了建筑業和土木工程行業對鋼結構的興趣。在過去幾年中,奧運設施的新建和重建以及基礎設施升級都得到了有效的實施。
東京新國立競技場
東京新國立競技場是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場館,將舉辦開閉幕式、田徑等項目,可容納觀眾8萬人。體育場高50m,主體為鋼結構,屋頂為桁架結構,最大懸挑60m。該體育場基于“森林體育場”的概念設計建造,因此采用了大量鋼木組合構件,以及外立面的垂直綠化。
有明競技場
有明競技場將作為2020年東京奧運會排球比賽主場地,可容納1.5萬名觀眾。體育場高36米,主體采用鋼結構,屋頂采用隔震下凹桁架結構,最大跨度120m,桁架高度為6.4m~9m。
有明體操競技場
有明體操競技場將舉辦2020年東京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體操比賽項目,賽事結束后轉型為展示場。該場館屋頂采用張弦鋼木組合拱結構,最大跨度88m7米。超大型木制屋頂長11,采用來自日本北海道、長野縣的日本落葉松作為材料。
京門大橋
東京灣臨海大橋又名“京門大橋”, 因其外形恰似兩只面對面的恐龍,所以也被稱為“恐龍橋”,連接中央防波堤外側填海區和江東區若洲,于2012年2月正式通車。該橋位于東京羽田機場航路下方,且同時為了保證下部通航,采用連接桁架盒式復合結構,橋長2618米、高87.8米,為世界上最大的桁架橋。總用鋼量約36000噸、采用了高強、耐候、焊接性能優良的BHS鋼。